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2023-12-2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三农”工作怎么干?重点往哪些方向发力?跟随这次会议研究部署的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一起了解。

1.jpg

2023年8月26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水尾镇新场村的杂交水稻制种大户陈良东展示收获的水稻种子。

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安全关乎十四亿人吃饭问题,是民生大计。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围绕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会议作出重要部署。

2.png

2023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这一年粮食生产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丰收实属不易。

3.jpg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洋州街道何家村的油菜花海(无人机照片,3月16日摄)。

对于“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从会议内容来看,明年主要是巩固成果。此前我们在粮食安全方面已经摸索出较好的经验,接下来会继续施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表示,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叠加消费不断升级,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增强,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4.jpg

2023年12月5日拍摄的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杨柳池茶园风光(无人机照片)。

对于“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李国祥解释,以前对于粮食产销区,都是中央纵向财政补偿,此次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有利于促进区域平衡。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守住耕地,提高耕地质量。

加强耕地保护 多地区优先建成高标准农田

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能,首先要确保耕地质量和数量。

会议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

5.png

今年前10个月,全国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6050万亩。

李国祥表示,我们一直在推行高标准农田,同时也下发了中央补助,此次提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并优先发展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可以说是为之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明确了方向。在这些具有耕地优势的地区推行高标准农田,有利于打造现代化农业,特别是智慧农业,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6.jpg

农民在贵阳市开阳县宅吉乡堰塘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收割小麦(2023年5月31日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表示,今年以高标准农田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提档升级,有效提升了应对灾害的能力,保障粮食实现丰收增产。此次提出的这些举措,将守好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稳定提升粮食产能。

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抓好“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

会议强调,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推动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7.png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毛学峰认为,要继续发展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鼓励更多资金进入欠发达地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支持地方支柱产业,确保农业收入不出现大规模下降;采取订单式培训方式加大对本地区劳动力培训,确保非农收入不降低。

8.jpg

2023年10月20日,“80”后刘春艳在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东岗子村的水稻田里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快于城镇居民2.6个百分点。

会议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9.jpg

2023年10月10日,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31岁的袁孝鑫在创作扎染图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表示,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硬杠杠”,我们需要让农民获益,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农民增收也是‘三农’工作实际效果的体现。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徐志刚表示,要完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在推进标准化和品质化过程中做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多措并举强化农民增收。

10.jpg

2023年6月8日,在诸暨市东白湖镇的铁皮石斛有机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孙思宝(左)和志愿者一起直播卖铁皮石斛花茶、铁皮石斛酒等产品。

李国祥认为,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促进农民消费,扩大内需。在如何促进农民增收上,关键还是要在产业上做文章。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如何推进?要在“有力有效”上下大力气。

“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会议作出重要部署。

11.jpg

在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看来,“有力有效”更加强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举措和效果。“未来要通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把各方面资源整合起来,根据各地特色、基础、资源的情况,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提高效率。”

12.jpg

空中俯瞰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新建村(无人机照片,8月7日摄)。

李国祥表示,此次会议从加大推进力度和更加明确重点两方面对乡村全面振兴提出要求。未来各地各部门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13.jpg

孩子们在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下寨村骑行游玩(8月2日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文猛表示,必须在更广阔的区域范围内,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从源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要强化科技创新。

“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围绕强化科技,会议作出重要部署。

14.jpg

2023年2月28日,王昌在来安县水口镇拥巷村操作植保无人机喷洒除草剂。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

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孙传范表示,围绕生物育种、耕地产能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适用农机创制、农业节水技术装备研发等方面,实施好种业振兴行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5.jpg

在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长春示范区公主岭示范基地,无人驾驶农机将收获的玉米装车(2023年10月19日摄)。

钱前表示,在种业振兴方面,要加强重大平台共建共享,实现创新资源共享与功能互补,共同打造种业国家战略核心科技力量。同时,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推进种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16.jpg

2023年9月13日拍摄的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小朱家村附近的稻田(无人机照片)

......

18亿亩耕地红线

要靠农民一亩一亩守下来

1.3万亿斤以上粮食

要靠农民一斤一斤种出来

扎好“米袋子”

拎稳“菜篮子”

充实农民“钱夹子”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来源:新华网、陕西日报

上一篇镜观·领航|引领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

下一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